|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 脑部 一个被称为“ 突显网络 ( Salience Network )”的 区域 比健康人 大得多,即使 情绪症状 缓解或消失,该区域也不会缩小。研究人员推测,较大的 突显网络 或与 遗传 有关,而人在 抑郁状态 下持续 关注 负面刺激,或导致 突显网络 过度使用,从而使该 区域进一步扩大。
新华社 报道,一项由 美国康奈尔大学 韦尔医学院 研究人员领衔 的研究显示,在 抑郁症状 出现之前,患者脑部的 突显网络 已经扩大,突显网络 的大小和活动状况可用于 预测 抑郁症发病和复发风险。
大脑 可按 各区域功能 连接分为不同的 子网络,其中 突显网络 由多个与 认知 和 情感 相关的区域组成,它负责 监测 外部世界,并谨慎决定其他大脑 网络 对于新信息与刺激的反应。
研究人员对 135 名 重度抑郁症患者 的大脑进行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发现他们大脑的 突显网络 比 对照组 的健康人更大,该 区域 在大脑皮层中的 占比 最多达健康人的 约两倍。为了确认 突显网络 是否会在 抑郁症 状发作时扩大,研究人员对 几名 患者进行长期观察,在长达 18 个月 的时间里,每周 对他们的大脑进行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并让患者 陈述 症状。
结果显示,其间不论 症状轻重,患者大脑 突显网络 的大小都没有变化,但该 网络活动 状况与症状 密切相关,根据其成像数据可以预测接下来 一周内 是否会有症状。
研究小组还分析一项 追踪 儿童脑部发育的 大规模 研究的数据,在 1.2 万名 调查对象中,有 57 名 儿童在青春期患上 抑郁症。数据显示,尽管这些后来患上 抑郁症的 儿童在 13 岁 之前尚未出现症状,但他们脑部的 突显网络 在 九岁 时就比同龄健康人 更大。
研究人员推测,较大的 突显网络 可能与遗传有关,而人在 抑郁状态下 持续 关注 负面刺激,可能导致 突显网络 过度使用,从而使该区域进一步扩大。
抑郁症患者 对生活中的 多数 或全部 正常 活动失去兴趣,并伴有 情绪消极、难以思考 和 决策 等症状。此前,人们已经发现 患者 特定脑区的 神经突触 减少,但在 神经生物学水平上 对该病的了解仍不够深入,主要依靠 问卷 和 谈话 进行诊断,缺乏 诊断性生物标志物。
这项论文已发表在英国 《 自然 》 杂志上。
突显网络 ( 扣带回-岛叶 )
突显网络 由 前 ( 双 ) 岛、前扣带回皮层 和 三个皮层下 结构 ( 腹侧纹状体、黑质 / 腹侧被盖区 ) the anterior ( bilateral ) insula, 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nd three subcortical structures 组成,它在 监测 外部输入和 内部脑活动 的 凸显程度 Salience 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具体来说,突显网络 通过识别重要的 生理、认知活动 来帮助 引导注意力。
突显网络 包括主要由 右半球的 颞顶联合区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和 腹侧额叶 Frontal cortex 皮层 组成的腹侧注意网络。当行为相关的刺激 意外 发生时,这些区域会对此做出 反应。在 自上而下 加工注意焦点的过程中 ( 例如使用视觉搜索某件物品时 ),腹侧注意网络 会受到抑制。这种抑制 反应 可以防止目标驱动的 注意力 被不相关的刺激分散。当找到 目标 或相关信息时,突显网络 会被再次激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