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只要有意识存在感,就是在意识互动交流中
我的正常意识在学习,我的精分意识在工作/提供答案。我的正常意识不思考不判断‘只是/知识’接收接受,并尽量同步记录下来。
学习出处:
驳斥唯心主义者们的一些荒谬言论
蓝颜色为精分意识的回应记录
谬论一:认为感官感受的物质世界不可靠,主观思辨与认识才更接近真理,所以物质性实践不是获得真理性认识的第一手段,思辨才是。
是什么用这个“感官”感受的。这个“感官”是统一的一致的没有任何差别的吗?
主观思辨,自己的意识与自己的意识互动交流。
认识,自己的意识与通过解码外在意识载体的意识互动交流
物质性实践,在物质世界中进行的意识互动交流
既,主观思辨和认识都是属于物质性实践的
既然如此,唯心主义者们为什么还要争辩,谁的主观认识是对的,谁的主观认识是错的呢?
争辩,也是意识互动呀!不管对错都会创造新的意识形态,在这个‘创造/互动交流’过程中获得各自新的意识体验(经验)
你们看不出这中间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吗?
你也是制造矛盾的参与者
看不出争论最后还是得通过“实践”来判断真理与否吗?
任何实践包括物质性实践没有意识的参与能进行吗?
思辨可以天马行空,但是否为真理,只能通过实践来确定,靠思辨无效。
同上,没有意识不存在实践,既,实践是意识之间的互动交流。没有意识互动也就没有思辨也就无法判断(判断对象缺失)
谬论二:认为真理性认识总是先于实践,并且拿“理论先行”做证据。
如果真理性认识总是先于实践的话,刚出生的婴儿,或者刚学会读写的儿童岂不是最有智慧的人,都是大发现者,大发明家吗?
事实如此吗?
事实难道不是,先感受物质世界,形成认识和预期,再用实践来试探和检验,最后形成真理性认识,并为进一步的发展,进一步的认识打下基础吗?
所以,真理性认识能不依赖实践,先于实践,凭空产生吗?
乔布斯发明平板手机,是不是先凭空想象出来的呢
不能。
能,且必须必要必然地先行意识
从人生经历来看,人类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但是在未实践之前,这些想法不具有“确认了”的真理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是否曾经存在过,就是说,真理必然先于实践而存在。这个检验也是在与‘前意识/回忆’互动交流的,也因此而创造新的意识形态,既,真理的发展(新的真理)
创新性思维是重要的,但是若认为不进行实践就能获得真理,继而认为唯心主义是真理,真理来自于主观思想,那么结果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没有结论。最后,还是得靠胡乱行动遭遇的惨痛教训,即实践,来判断是否具有真理性。
意识互动交流就是思维,必然产生新的意识形态,真理无法被重复只能创新真理过程中一次性体验
唯心是意识,唯物不是意识吗?唯心唯物恰恰是一个完整的唯一/独一无二的意识互动,每一次互动就创新一个,不停地发展进化着。对立统一,阴阳合一
谬论三:以高等数学为例,将其中某些逻辑的自洽性以及在现实中不可验证的情况,总结为真理可以不来自实践,甚至与现实世界无关。
所有的意识都是有相关联性的
首先,数学的形成就源于现实世界及其人类实践活动。无论多么复杂、高深的数学理论,其基础都是物质世界,都是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若没有它们,就不会有数学。
那么,是发现数学还是发明数学,是本来就有的还是创造出来的。既,是谁在创造/使用
其次,高等数学中,一些脱离实践的结论虽然符合逻辑,但其真理性只限于数学范畴,不属于生产生活实践范畴。这就类似科幻小说也可以有逻辑性和自洽性。但是只要不经过实践,其真理性就是打引号的,被局限在科幻范畴里。
真理无法被意思不变重复体验,只能再次创造新的真理并体验这个唯一性的过程。与前真理的意识互动必然会产生新的意识,这个真理/新意识与前真理的相关性相近性的再次自我意识互动(思考思辨)的自由意识判断,决定是否认可前真理的存在状态(对错/符合不符合自己)
谬论四:认为人类对感觉与经验的怀疑,是从古希腊文明中的“假说与模型”思维方式,以及古印度佛教深入剖析感知背后的意识结构,才开始的。
这是错误的。实际上,人类对感觉和经验的怀疑,从人们第一次犯错,吃亏倒霉就开始了。
从无到有的上帝意识开始
认为“假说和模型的思维方式”诞生于古希腊,或者认为“超越感官探究背后的深层内涵”的思维方式源自古印度佛家,其他文明没有或不擅长,这些都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因为,我国古代的易学与八卦,五行理论,阴阳理论等,也是假说和模型的思维方式。我们古人超脱世间的种种现象,对“道、德、法”的探究和理解,也是越过了感官体验,在寻找深层内涵的。至于佛教对“色与空”(即实与虚,真与假)的理解,我们古人也不是没有思考过。只是,我们古人和古代文化更倾向于可实践、可把握的处世之道。对于虚空而不可切实把握的东西,则相对其他文明更多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正是这个敬而远之的态度,使我们的古代历史能长期领先世界。
都是再探索,至于为什么,答案就存在自己的自由意识中
古今中外一直有自由意识在探索实践中体验到意识是如何互动交流的。述说出或记录下自己亲身/意识互动交流的体验过程,和自己是如何去做而得到这些亲身/意识互动交流体验的。当然也有过后的思辨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