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 宣布成功研制卫星运载火箭大功率 引擎,称为今后将各种卫星送入轨道提供了保障。
朝中社 星期一(3月6日) 报道,朝鲜 国家宇宙开发局 副局长 朴经洙 在 星期天(5日) 的记者会说,朝鲜 作为人工地球卫星的制造与发射国,在国家的统一指导下大力推进太空开发工作,并持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他指 朝鲜 在实现人工地球卫星多功能化及高性能化、提升其可靠性方面不断取得进展,成功研制出卫星运载火箭用大功率 引擎,为将各种卫星送入相应轨道提供了坚实保障。
朴经洙 还说,朝鲜 正在蓬勃开展将太空科技成果运用于农渔业、气象观测、通信、资源勘探、国土管理、灾害防治等各领域的工作,大力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这些成果都预示着朝鲜太空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他强调,朝鲜 分别于 2009年3月5日和10日,加入《 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与其他天体活动所应遵守原则的条约 》和《 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公约 》,作为缔约国在太空探测和利用方面依法正当开展太空活动的权利得到保障。
朝鲜 国家宇宙开发局 创设于 金正恩掌权后 的 2013年4月1日,负责太空开发计划制定和执行、项目监督和控制的中央指导机关。朝鲜日前说,去年 12月18日 在 平安北道 铁山郡 东仓里 西海卫星发射场,进行了侦察卫星研制收尾阶段的重要试验,一号军事侦察卫星的准备工作将在今年4月底前完成。
国家宇宙开发局 进行开发侦察卫星的重要试验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国家宇宙开发局 2022 年12月18日 在 西海卫星发射场 进行了开发侦察卫星的最终阶段的重要试验。
国家宇宙开发局发言人表示,此次重要试验的基本目的在于评估卫星 摄影 及 数据传输系统 和 地面管制系统 的能力。
试验以一颗卫星试验品里安装一架 20米分辨率 试验用全色摄影机和两架多谱段照相机、图像发射机和各波段收发机、操纵装置和蓄电池等且把搭载它的运载体高角发射到高空 500公里 后,在模拟宇宙环境的最适合环境中确证对各种摄影装备的摄影操纵指令和姿控指令等地面管制的可靠性,评估数据传输装置的处理能力和安全性程度的方式进行。
通过试验证实了在宇宙环境条件下的摄影机运用技术、通信装置的数据处理和传输能力、地面管制系统的跟踪及操纵准确性等重要技术指标,据 国家宇宙开发局 称,这意味着经过发射侦察卫星的最后关门工序,是一个重要成果。
国家宇宙开发局表示,截至 2023年4月,将做完军事侦察卫星一号的准备。
重要试验结果立即向 朝鲜劳动党 中央军事委员会 汇报。
国家宇宙开发局副局长:我国全力抓好人造地球卫星开发项目
朝中社平壤 3月6日 电 我国加入国际外空条约14周年 之际,国家宇宙开发局副局长 朴京守 5日 接受了 朝鲜中央通讯社 记者采访。
朴京守说,我国于 主体98(2009)年3月5日 和 10日 分别加入了 国际外空条约《 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的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 外空条约 )和《 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公约 》( 登记公约 )。
于是我国作为外空条约当事国、登记公约当事国,能够在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活动中堂堂行使主权国家的权利,我国外层空间活动得到了国际法律保证。
外空条约 规范了关于世界各国普遍地平等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的外层空间的原则、把外层空间研究及利用于和平目的的原则、在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活动中加强国际合作原则等国际太空法基本原则;登记公约 则作为有关外层空间活动的专业部门国际条约,规定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事项。
外层空间的开发及其利用的必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国际范围内要通过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活动也随之更趋活跃。
我国也作为人造地球卫星制造及发射国,在国家统筹指挥下一直有序落实外层空间开发活动,举世瞩目的成果接连涌现。
在实现人造地球卫星多功能化、高性能化且增强其可靠性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运载火箭用大功率发动机开发项目大获成功,为能够发射各种卫星成功入轨提供了坚定保证,而且正在活跃进行把多项太空科技成果应用于农业、水产、气象观测、通讯、资源勘查、国土管理和防灾救灾等多个领域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的工作。
这一切成果预示着我国外层空间开发事业的前途无限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