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都没有诊断出精神疾病,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 和 西安脑康心理康复医院 的医生又是凭借哪些依据将两人收治入院的?
刘华 的入院记录显示,当时,医生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其 总病史,怀疑妻子外遇、打骂妻子、收集妻子外遇证据 等、自制力缺乏 且病情严重程度明显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等。 病史描述中提到,他曾多次到医院就诊,诊断为“ 焦虑抑郁状态 ”。其中,2021年11月于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就诊,诊断“ 分裂症 ”; 2022年9月,他又在该院就诊,诊断存在“ 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 ”,建议住院治疗,未遵医嘱。患者在家情绪不稳,行为冲动,打妻子、毁物,家属难以管理,由患者妻子带来急诊就诊,要求住院治疗。
也就是说,刘华 的病史资料成为 西安市卫生精神中心 收治 刘华 的重要依据。为此,该院依据《 精神卫生法 》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患者既往就诊存在精神疾病,已存在危害他人安全行为,符合非自愿住院标准,急诊以“ 兴奋状态 ”收住入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出现多次伤人、毁物行为,有多次出警记录,否认存在自伤、自杀、外跑行为。”
对于上述情况,刘华 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先前因为家庭问题,自己的情绪和睡眠质量变差,家属在调解矛盾时,建议他到医院检查。多次劝说后,他只好采纳了建议,先后到几家医院问诊,“ 第一次去看是焦虑状态,后来也开过助睡眠的药,换了医院后,医生说是正常的应激反应,这就是一种亚健康状态,没必要吃药,建议多听音乐、多运动,或进行婚姻家庭心理咨询。”
至于在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的诊断情况,刘华坚称自己并未去就诊。他提供的门诊清单列表显示,2021年没有就诊记录;2022年9月30日至10月12日,他有 4份 该院门诊部及心身科门诊就诊的记录。其中,9月30日、10月5日就诊的主诉均为“ 开住院证 ”,病史“ 情绪不稳,疑人害己 ”,诊断结果为“ 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 ”,建议“ 防意外 住院治疗 随诊!”。
“ 当时我就没去这家医院。尤其是10月12日,我已经被关在了精神病院,怎么可能会出现在别的医院?” 刘华 表示,出院后他曾到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查询,发现自己的就诊卡绑定的是妻子 于丽 的手机号。
后来,刘华 和亲友再次前去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找到当时诊断并开具上述病例的医生了解情况。视频显示,该医生答复称,对于病人不来家属代问诊的情况,“ 诊断不了 ( 有没有精神病),但开住院证这些可以。”
刘华 提供的另一张该院的门诊病历还显示,2月3日,家属曾到心身科门诊代问诊,主诉刘华“ 敏感多疑2年余 ”。这一次,他又被诊断为“ 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 ”。
今年2月,家属代 刘华 到第三方医院就诊,被诊断 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12月,也就是 刘华 被精神病院收治期间,于丽 还向 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 提交了一份鉴定申请书,申请鉴定丈夫 刘华 为限制行为能力人。
刘华 回忆,在他出院后不久,自己的母亲收到 法院 的司法鉴定通知,鉴定机构恰恰是先前收治他的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他认为,同一个医院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无法保证公平,因而拒绝了鉴定要求。“ 如果我再晚几天出院,可能我就真的被安排做了司法鉴定。”
对于这些问题,中国新闻周刊多次联系 于丽 了解情况,其表示不便接受采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