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关“ 过紧日子 ” 使领馆人员月涨千美金

新闻关注 新闻关注 139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4-04-1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捕获 (2).png




        香港《 南华早报 》 引述消息人士称,中国 驻海外使领馆 外交官 无论级别,每人 月工资 都上涨逾 1000 美元 。

        消息人士称,在中国 境内 从事外交关系的 官员 不会获得加薪。

        报道称,对于中国官员来说,这是一次 大幅 加薪,而且各级政府机构都在寻求 大幅削减 预算。

        分析人士表示,这可能是为了 安抚 外交使团,并表明北京认为他们可以“ 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报道引述 评论人士 邓聿文 表示,在中国 前外交部长 秦刚 去年突然被免去外长职务后,此举可能是为了 稳定 外交队伍。

        秦刚 自去年 6 月下旬 起从公众视线中消失、7 月下旬 被免去外长职务,成为中共建国以来任期最短的外长,10 月下旬 进一步被免去 国务委员 职务。今年 2 月,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确认 秦刚 失去人大代表资格。外界对 秦刚 被免职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官方至今没有对此做出解释。

        柏林智库 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 分析师 克劳斯 ( Claus Soong ) 表示,在中国政府 勒紧 裤腰带,提倡过苦日子、宏观经济发展缓慢之际,加薪“ 确实非常罕见 ”。

        外交部官员净月薪 七到八千,驻外 两万 左右 ( 补贴 视地区而定,越艰苦补贴越高,战乱地区还有额外补贴 ), 一年拿十三个月的工资。

        中国高层多次呼吁“ 过紧日子 ”后,各地政府、事业单位 及 国有企业 等都相继提出多种 节流 方式,践行“ 过紧日子 ”。这股“ 过紧日子 ”风最近也吹到了 银行业。

        中国招商银行行长 王良 在 上月27日 举行的 2023年度 业绩发布会上说:“ 今年按照董事会过‘ 紧日子 ’、‘ 严日子 ’的要求,降低各项 成本 费用开支,通过降本增效,促进收入增长。”

        曾被称为银行业“ 模范生 ”的 招行 去年遭遇 14 年 来首次 负增长,连招行都喊出“ 过紧日子 ”,可以想象中国 整个银行业 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多地机构 削减 编外人员

        在银行刮起“ 过紧日子 ”的旋风之前,中国多个地方政府从 两年前 就以 严控 编外人员的方式开始过起了“ 紧日子 ”。

        云南 楚雄市委编办 2023 年 部门预算编制说明提到,截至 2022年10月30日,精简 机关事业单位 编外聘用 人员 265 人,精简压缩比例 6.5%。

        广东 惠州 同年也出台相关文件,列出用人单位申请 编外人员 指标必须同时符合的 四个 条件,包括 用人单位 现有及新增后编外人员指标数,原则上未超过本单位编制数的 10%。

        湖北 十堰 同期出台的办法要求,用工单位要 聘用编外人员 需提出申报并报 市委编办 审核,同时列出多项 禁止聘用 的情形。

        此外,陕西省 延安市 去年出台文件,规定 编外聘用 人员平均工资标准控制在 月薪 2800 元 以内。

        江苏省 徐州市 则规定,编外用工 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单位核定编制的 15% 以内。

        合肥市 肥西县 要求确保编外人员总量“ 只减不增 ”。

        福建省 泉州市 永春县 今年 3 月 的一份文件更是直接向 在职的 编外人员开刀,要求 去年 1 月份 以来,未经批准 自行聘用的 编外人员、服务窗口使用的 编外人员 以及 编外人员总数 超过所在单位编制总数的 10% 以上的人员,一律都予 清退。

         除了 减薪 和 精简人员,中国不少 机关单位 还开始在具体工作中要求“ 过紧日子 ”。

         坚决杜绝用办公用纸为自己孩子 打印 试卷

        福建省 长汀县教育局 上周日(7日) 发 《 倡议书 》 号召坚决 摒弃铺张、浪费,各校负责人要将“ 过紧日子 ”思想 和 节约型单位 创建纳入开学“ 第一课 ”。 该教育局 还倡导 网上办公,能 不打印 的材料尽量 不打印,必须 打印 的材料提倡 双面打印。同时还特别提出,坚决杜绝用 办公用纸 为自己孩子打印试卷、作业本等“ 公物私用 ”行为。

        安徽 六安市 机关事务管理处 同日也发布相似文件,要求常态化开展集中办公区节能降耗宣传,办公区走廊灯逐步更换为 雷达人体、声、光控节能灯,室内绿植租摆除重点区域外,整体减少 三分之一,以达到将习惯“ 过紧日子 ”的要求落地见效。

        真的能习惯“ 过紧日子 ”吗?

       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从 2020 年 开始连续两年都要求“ 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 ”。去年 12 月 召开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过紧日子 ”的要求从“ 坚持 ”变成了“ 习惯 ”。

        中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今年 1 月 16 日 发文强调,“ 习惯 ”两个字,“ 既道出了党政机关艰苦奋斗、过紧日子的极端重要性,也强调了过紧日子并非一时之需、权宜之计,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原则和方针 ”。

        有分析指出,从“ 坚持 ”到“ 习惯 ”,一方面说明中国疲软的经济和紧张的财政状况一时半会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高层认为,很多地方机构在公费开销上仍不够谨慎。

       中国从 2015 年 开始地方政府 杠杆 急剧扩张,地方 政府债 规模从当时约 1 万亿元 增至去年年底 40 万亿元。 这些地方 债务 在冠病疫情期间又不断 膨胀,同时房地产市场陷入 低迷,导致土地销售急剧 下降,使地方政府失去了最大的收入 来源,债务问题 变得更加严峻。

        中国财政 最吃紧的 省份之一 —— 贵州省长 李炳军 今年 3月6日 在两会期间称,“ 过紧日子 ”会成为常态,并要求坚决杜绝无效低效投资,各类节庆与展会“ 能不办的就不办,需要办的要节俭 ”。

        中国财政部长 蓝佛安 同天在中国全国人大会议举行的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说,“ 过紧日子 ”不是捂紧钱包不花钱,是要做到“ 大钱大方、小钱小气 ”。他也重申,这不是一时之需,而是长久之计。

        不过,有中国网民在相关报道下留言抱怨,有些单位领导嘴上喊“ 过紧日子 “,实际是下面基层“ 过紧日子 “,领导该咋过还咋过。还有网民讽刺,安徽 六安市机关事务管理处 要求把办公区 走廊灯 逐步更换为 雷达人体、声、光控节能灯,又更新 新能源汽车,哪说明“ 这日子紧 ”,“ 换一大批东西纯属作秀 ”。

        中国官媒《 环球时报 》 前总编辑 胡锡进 上月以“ 降薪之后下边仍会干劲饱满,领导们最好别这么预期 ”为题发文,暗示 降薪方式 或 许不可持续。

       美国之音报道,澳大利亚 观察人士 张小刚 则认为,“ 习惯过紧日子 ”的号召没办法切实贯彻执行。下面的官员要考虑的是能够怎么去应付上面。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过紧日子 ”只能是一阵风。

        地方财政吃紧,“ 过紧日子 ”的确是有效的 节流 方式,正如一些网民所说,“ 过紧日子 ”本质就是 勤俭节约,随手 关灯关水、两面打印 这些是本来就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意识,现在强调是一种常态就是在加深这种意识。但怎么个“ 紧 ”法也应有个度,如果矫枉过正就容易衍变成一场新的形式主义,那政府再怎么过“ 紧日子 ”,也很难换来民众的“ 好日子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