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健品诈骗乱象(原创)
2025.11.26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在全国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有效打击药品、保健品市场“坑老”“骗老”行为。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一方面新闻媒体应加大对违法违规经营保健品问题的监督曝光力度,另一方面司法机关应要求诈骗分子对老年人加大赔偿力度。虚假宣传必须加倍惩罚。保健品主要的目标就是老年人群,销售人员将产品吹的天花乱坠,俨然这就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但实际上很多保健品并没有一丁点用!
据披露,某保健品进价80卖老年人3000元!上千老人被骗2000多万。有省吃俭用的老人退休金存款被骗一空,甚至还背负债务,生活陷入困境。“一眼假”为何老年人深信不疑,许多老年人由于缺乏子女陪伴,内心孤独,难以经受住推销人员打感情牌。保健品“坑老”严重影响了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家庭和谐。保健品骗局通常是以办健康讲座、送礼品的方式进行,逐渐让老年人放下心理防备。因为使用专业术语故弄玄虚,老年人难以辨别真伪。“保健品”岂能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保健品”概念太模糊。“保健品”能忽悠、蒙骗的基本是那些对现代科学似懂非懂、有稳定退休收入、且比较希望“长命百岁”的老年人。
销售员像贤子孝孙那样口中“叔叔、阿姨”甚至“张爸、王妈”的亲昵称呼,老年人心中的戒备因为这种“温暖”便消去了大半,进而掏出钱来购买保健品。据媒体披露,目前有大量三无保健品在市场上销售,七成以上的保健品存在虚假宣传。他们常常先用免费的身体检查吸引老年消费者,然后告知他们有罹患某种疾病的高风险,再以“保证健康”“包治百病”等夸大的承诺方式推销保健品。一些老人在服用保健品后会觉得精神好、有疗效,实际上与老人的自我心理暗示有关。国外很多国家将保健品定义为膳食补充剂。但为什么在国内市场,保健品就被包装成能治愈腰腿痛、糖尿病、高血压甚至恶性肿瘤的灵丹妙药呢。
别让老年人深陷于“保健品”的沼泽。子女的陪伴是父母最需要的“保健品”。不法分子就抓住了这样的心理空档。讲座就是雇“托”演双簧,或以“最新科研成果”蒙人,或以“权威医学实验”吓人,现在已经到了非管不可的时候了。保健品诈骗已成公害,致无数家庭破裂,乃至家破人亡,其危害不逊于电信诈骗。那些业务员嘴贼甜,好多是托!看到过卖一个床垫的说法就是躺多久能多活几秒,真的很离谱,真的买的老年人真不少。老人被洗脑的已经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动不动就说儿女不孝顺,这需国家出马,把这种专门骗老人钱的店都整顿掉。有的老人想永生,只要能活,就可命花光,就是自私的觉得可以永远不得病的活着。
有的老人子女花一分钱,一元钱,她都骂骂咧咧的,说乱花钱。但她自己花起钱来,十万买保健品。子女的警示没用,每次子女一说起这个就跟子女反目成仇。某老人买保健品说是自己的退休金,想咋花就咋花,宁可相信外人都不相信家里的孩子。劝不了,根本劝不了!谁劝跟谁急。网友披露某小区也有这么一群人天天把老年人集聚在一个房间,不知道搞什么,也没有人管。这种就是以前的传销模式,不能跟这种人接触的,他们培训模式就是打鸡血的方式,销售分子对这些老年人就是惺惺作态、嘘寒问暖,如果都是拿不出钱的老人,他们马上就会换一张脸,反正现实中遇到做这一行的就离他们远一些,说穿了就是诈骗犯。
很多人没看到本质。这种老人,常常极其自私,所以孩子也不管他们。家里面摊上这么一个老人一点办法都没有。涉及深了他会说你算计老人,涉及浅了,他又说你不管老人。在乡下也被骗得神魂颠倒,家里搞得鸡犬不宁,对儿女都是非打即骂,见面就是要钱。某老人每年差不多花10万左右买保健品,家里面地上床上就连沙发上都放满了。网友指出,老年人如果手脚都能动孤独寂寞是自己的问题,现在老年人活动室公园有很多老年人,蛮可以融进去共同玩乐,这不是买保健品的理由,这和人的学历阅历心理健康有关系。更重要的原因是老人怕死,年轻人没感觉,但是越老越对死亡感到害怕,想通过保健品延年益寿。
某些老人真的有问题,情愿给外人用钱,自己孩子一分都不要想从她那里要,然后老了还要小的照顾。有没有想过,老人花钱买到的不是保健品,是保健品销售员提供给他们的情绪价值。年纪大了若是怕死,只要说包治百病花多少钱都愿意。深层原因要认识到,人老了,身体有些不舒服是正常的,但还幻想着慢慢老去的身体还能象壮年时一样身无百病,所以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骗子的身上。他们老觉得是病,其实就是他们这个年纪的正常状态,是衰老。这就像古代皇帝想长生不老一样。阻止不了死亡又惧怕死亡,就需要精神寄托。保健品就是阳谋啊。有的保健品全是红糖水、面疙瘩、玉米面。
某网友以前看到这种视频想笑,现在笑不出来了,因为他爸每次都几万几万的买。根本管不住,一说就是钱是我的,我想花就花。最恨的就是电视台收音机,天天宣传这些虚假保健品,老年人上头后,买了这么多,吃不吃得了不管,只要有优惠就觉得像不要钱一样,每一次优惠都不能错过,其实都是故意标高价再降价,这些保健品成本很便宜的,却几千几千的卖,靠的是套路和话术。奸商抓住了人性的弱点,越老越怕死,所以卖的畅销,不知道我们这代人以后会不会信这些。国家管管吧,实际上就是在骗老人,骗人不犯法吗,这和诈骗有什么区别。最好能只要有举报,就能有相关部门去查,很好抓啊,都在明面上。
中国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你是无法理解的,买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不舍的,不舒服了按摩不舍的,挂专家号三百不舍的,找一个小时工不舍的,花钱买服务都不舍的,就是骗子一说吃什么包治百病舍得。老年人最好骗,因为他的贪心,爱占一些小便宜,很容易上当。免费的是最贵的。哪天上一次当,这些年赚的免费鸡蛋全都得给赔进去!天上没有掉馅饼的。看到人们在台上台下群魔乱舞,我们觉得好笑又恶心,只是这些年他们花的钱真的是很冤枉。请子女把这些老人的钱工资卡,存折这些收了啊,由着他们这样把钱贡献给那些骗子,太划不来了。现在钱多难挣啊,老人生病了还需要钱呢。有些老年人就是为老不尊,不能一味惯着!
骗十岁小孩需要糖,二十岁的女人需要鲜花。三十多岁女人需要钱,四十多女人需要鲜花,需要钱。骗五十六十多岁的女人,就需要几个鸡蛋。年纪大了,脑袋就变得糊涂了,有人说老年人这种乱买乱吃可能是脑萎缩的表现。老人都已经魔怔了。各地地方台难道不是帮凶吗。只要政府出手,比子女说100句都管用。养生根本不用吃保健品,正常饮食,多晒太阳,做一些广场上的健身器材,做一下八段锦,饭后散散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比吃啥都健康。保健品大行其道源于人的贪欲:凡人想活一千年。买这些东西还不如去买点猪蹄排骨。主要是现在年轻人普遍没啥钱也没人骗,老人有钱,群体又大,又有时间。
人家那个话术都是千锤百炼来的,老人要是没点定力,儿女的关怀不够,就很容易上当。某网友说,“我爷爷就是清醒,今天拿个菜罩子,明天拿个垃圾桶,后天拿个小盆,第四天他就不去了,他说第四天没有免费东西拿了要开始要他花钱了。他说我一分钱不会买。”另一个网友反驳说,“还是注意点吧,我家邻居他父亲也这么说,后来家人发现偷偷买了不少。”老年人非常固执,关键手里头有钱,其他舍不得,买这些非常大方。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可能是最早的老年消费吧。人老了,许多病痛无法改善,所以老人只要听说好的东西就愿意去尝试,莫让“天价保健品”收割健康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