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那个不服输的人走了, 马云 说: 我很钦佩他
2019年3月5日,记者从 褚时健儿子 褚一斌 处获悉,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 和 玉溪红塔烟草( 集团 ) 有限责任公司 原董事长、褚橙创始人 褚时健 去世,享年 91 岁。
他曾是中国有名的“ 烟草大王 ”,后经历 牢狱 之灾。2002年 保外就医,74 岁 的 褚时健 与 妻子 承包 2400亩 荒山开始 种橙,再次创业,用 10年 时间最终培育出 酸甜比 适合中国人口味的“ 褚橙 ”。 2012年,“ 褚橙进京 ” 声名大噪,褚时健 摇身变为“ 橙王 ”,第二次 创造了传奇。
“ 要说我一生的追求,我想很简单,不管是 给国家干 还是 为自己干,我都有一个不变的追求: 沾着手的事情就要 干好。大事小事都一样。我有过失败,有过教训,能走到今天,还是 个性 使然。我这个人的性情就是 不服输,用句时髦的话说: 看重 自我价值 的证明。我希望对 我的 家乡、对 我的 民族、对 我的 国家做点 好事,我们这一代人,逃不掉的有一种大的 责任感。干好自己的事情,这就是我的追求。”“从小到大,无论什么事,总想做到最好。哪怕是下河摸鱼玩儿,也要比别人抓得多。” 褚时健 在其 干女儿 先燕云《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 》 序言 《 我一生所追求的 》 中如是写道。
马云 说: 我很钦佩他,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3月5日,在听闻 褚时健 逝世的消息之后,马云 告诉记者:“ 我很钦佩他,在他身上能感受到企业家精神。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很少有一位 企业家 像 褚时健 一样,拥有如此多的 光环,又经历过如此大的 沉浮。
1979年,褚时健 出任 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玉溪卷烟厂 厂长 时,玉溪卷烟厂 还名不见经传。而正是因为 褚时健 上任后其卓越的经营才能,玉溪卷烟厂 一跃成为当时 亚洲最大 的现代化烟草企业,“ 红塔山 ”品牌国内驰名,而 褚时健 也被封为“ 烟草大王 ”。
风光终止于 1995年,一封 匿名检举信 指控 褚时健 贪污受贿。1999年,他被处 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 终身。再后来,减刑 为 有期徒刑 17年。2002年,74岁 的 褚时健 保外就医。
褚时健 在那段时间与 妻子 在 云南 玉溪 哀牢山 承包了荒山,开始二次创业 —— 种橙。
柳传志 曾谈起他若 75岁 跌入谷底时说,“ 我肯定会心灰意冷,随便做点什么了。”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 教授周其仁 也曾评价 褚时健,“ 解决问题是他的生命 ”, 在 周其仁 看来,褚时健 是结果驱动的人,最大的本事是会选择 问题 解决。谈及其 二次 创业选择的领域,周其仁评价:“ 找一个潜力很大,当时不注意的领域,没有人做的领域,他是认真挑,认真选问题,不能选太小,也不能选太大。”
褚时健 再创业之初,爱好爬山的 王石 到云南,曾专程去探望他。回忆起当年见面的场景,王石 感慨:“ 橙子挂果要 6 年,他那时已经 75 岁了。想象一下,一个 75 岁 的老人,戴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 橙子挂果 是什么情景。虽然他境况不佳,但他作为 企业家 的胸怀呼之欲出。”
新东方教育集团 董事长俞敏洪 在得知 褚时健 过世消息后发微信朋友圈哀悼,称其为:“ 中国所有 企业家 的榜样,不畏艰难、永不放弃、不屈不挠、绝地破局 ”。
在 优客工场 创始人兼董事长、共享际创始人兼董事长 毛大庆 眼中,年逾 八十 的 褚时健“ 粗放刚强而又内心柔软 ”。在 毛大庆 看来,褚时健 不仅内心强大,一生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不变做好产品的初衷,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褚时健 是一位好丈夫。他和 褚时健夫妇 接触中,很自然地能听到这对 老夫妻 很多恋爱和结婚后合作上的细节,以及 褚时健 对妻子的“ 宠爱 ”:“ 老太太是个 营销专家、品牌专家、策划专家、运营专家,老爷子 是 技术专家,两个人的配合天衣无缝。”
一位因 褚橙 而与 褚时健 有过接触的 农业从业者 赞美其为“ 伟大的产品经理 ”。他回忆,褚时健 对于橙子的要求极其严苛,比如,会限定一棵树上生长 多少个 橙子,一棵树枝上不能 超过 多少个。至于除虫等工作更是有一套标准,“ 区别于传统的农业 种植业,他更像是做工业化的 种植,可能与之前在 烟厂 的工作经历有关。”这位从业者感慨。
“ 活比死重要得多,活着,就得认真做事 ”
1928年1月23日,褚时健 出生于 云南省 华宁县,是家里的长子,小名“ 石柱 ”。读中学时,他将名字正式改成了“ 褚时健 ”,取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周桦 所著《 褚时健传 》 中,有一节是 褚时健的 自述,“ 我的1943 ”。这一年 褚时健 的父亲去世,“ 对于父亲的死,家里改变最大的就是我。我在故乡那个小山村无忧无虑生长了 15 年,到了 1943 年,我一下就从少年长成大人。我这一辈子关于 离别、责任 和对生活中大事小情的 认识,很多都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
褚时健 接过了家里的重担,在他的叙述中,那是他奠定人生基础的时期。家中开支靠 褚时健 独自烤酒,他一个人将 700斤 苞谷从 浸泡、蒸,到 发酵、出酒,每个环节都做好,“ 我后来 做企业 也是这样,认真很重要,成本核算很重要 ”。靠着认真和钻研,同样的原料,褚时健烤出的酒比其他人要多出不少,质量也高。
|